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培养目标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了解本专业学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2.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第一外语能比较熟练地应用,第二外语有一定基础。具有获取外文资料文献的能力,能独立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语文教学与研究为基本研究内容。以全日制的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统专门知识、坚实基础理论,了解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历史与现状,能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形成如下特色:
立足“中学”本体,融通“西学”理路:探讨中外语言文学、思想文化相互影响之历史与现状;阐述中 国价值,深耕海外传播:以多元并包、文化自信之胸襟,探寻“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路径;坚持应用研究, 助力文化安全:推动理论研究之应用转化,服务国家文化安全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研究领域:社会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国际教育。特色与优势:依托各类项目,既注重跨学科交叉,又注重应用研究。周文德教授专注地名与地名用字研究20年,以其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为代表的系列研究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王仁强教授从超学科范式提出的“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和吴锋文教授面向汉语信息处理的句法语义研究,有助于解决汉语词类难题,有利于改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质量和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效率。
三、研究方向及导师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导师 |
1 |
中文信息处理 |
中文信息处理;语料库及数据库 |
周文德 教授 谭代龙 教授 曹保平 教授 王仁强 教授 吴锋文 教授 黄劲伟 副教授 |
2 |
地名研究 |
地名用字研究;地名与文化研究;地名标准与信息化 |
|
3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
|
4 |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
汉语作为二语的习得/教学研究;汉语学习型词典 |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五、主要课程
当代中国专题、学术汉语、语言与文化、现代语言学理论、应用语言学理论、外国语言学史、认知语言学、语法理论纲要、汉语地名学、《普通语言学教程》研读、《说文解字》研读